银保监会调整大病保险名单 平安财险等2家深圳险企落榜
南都讯 记者叶霖芳 银保监会近期调整大病保险名单,6家保险公司被调出,包括平安财险及华安财险2家深圳险企。自2012年大病保险建设启动、2015年全面推广以来,截至2020年年底,全国实际参与承办大病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共有18家,承保12.2亿城乡居民。根据深圳银保监局官网数据,截至2018年底,深圳保险业大病保险累计理赔50040件,累计赔付金额1.9亿元。
6家保险公司调出大病保险名单
12月27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调整保险公司总公司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名单的公告》。为推动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以下简称大病保险)业务健康可持续运行,根据相关规定并结合大病保险业务开展以来的情况,银保监会对大病保险名单进行了梳理。
此次调整后,共有26家保险公司具有大病保险经营资质,其中人身险公司14家,财产险公司12家。
14家人身险公司分别为:人保健康、中国人寿、太平人寿、平安养老、太保寿险、阳光人寿、泰康人寿、新华人寿、英大泰和人寿、光大永明人寿、东吴人寿、吉祥人寿、利安人寿、泰康养老。
12家财险公司分别为:人保财险、国寿财险、太平财险、大地财险、太保产险、中华联合财险、阳光财险、永安财险、永诚财险、都邦财险、安诚财险、国元农业。
自2012年大病保险业务启动以来,银保监会共公开过3批次名单。相比2019年,此次有6家险企被调出,包括民生人寿、和谐健康和农银人寿3家人身险公司,以及华安财险、平安产险和中银保险3家财险公司,无企业新增。
为解决群众对大病医疗费用负担,中国于2012年启动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在基本医疗保障的基础上,对大病患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给予进一步保障,采取政府主导,商业保险机构专业运作基本原则,通过政府招标选定承保的商业保险机构方式进行。符合基本准入条件的商业保险机构自愿参加投标,中标后以保险合同形式承办大病保险,承担经营风险,自负盈亏。
大病保险是国家针对城乡居民推出的一项医疗保险制度,其服务人群不包括企业职工、公务员、军人。虽然大病保险产品由商业保险机构运营,但按照监管指导,该业务采取“收支平衡、保本微利”原则。根据银保监会今年6月1日新闻发布会信息,截至2020年末,18家保险公司在全国31个省(区、市)开展了大病保险业务,覆盖了12.2亿城乡居民(包含部分城镇职工)。
新规提高准入门槛 有大型险企占据三分之一市场
2021年5月,银保监会在原有制度基础上进行修订,制定了《保险公司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业务管理办法》,要求经营大病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建立健康保险事业部、大病保险业务单独核算;保险公司不得将大病保险服务整体外包给其他单位,同时强化公司主体责任,要求保险公司建立内部问责机制,认真测算价格,理性参与大病保险投标,做好承办工作。
国泰君安研报认为,前述《办法》提高准入门槛,此外,考虑到大病保险作为政策性健康险业务定位为保本微利的产品,预计未来在从严监管的背景下,保险公司将基于精算测算理性参与大病保险项目,利好具有全国业务资质,且拥有长期经营逻辑及成熟定价水平的大型保险公司的业务发展前景。
以中国人寿为例,经过9年发展,该企业大病保险产品收入规模已位列企业内第三名。根据中国人寿2020年年报,国寿城乡居民大病团体医疗保险业务收入为296.55亿元,覆盖3.6亿人群,占据近三分之一大病保险人群。
银保监会在公告中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强监管,与银保监局上下联动,不断完善管理机制。继续对名单实行动态管理,严格新增承办主体,进一步加强现场检查力度,及时将不符合条件的公司移除出名单,切实把好入口关,推动大病保险制度平稳有序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