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345B钢管-家长自掏一万多元给女儿的班级换课桌椅
近日,江西赣州一位家长自掏一万多元给女儿的班级换课桌椅引发舆论热议。当地教育局有关工作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家长的这种爱心行为,我们表示欢迎。”
家长为了改善孩子的学习环境,自己掏钱换桌椅,这可以理解,为了不搞特殊化,连带着帮班上的同学也换了,也在情理之中。但这位家长的好意可能无意间产生了更长远的影响。
花费一万多元换了桌椅,终归会让自己的孩子获得更多关注,家长算不算班级的赞助商?会不会使得老师对孩子更加照顾?其他学生会怎么看待自家孩子?其他班家长有无跟进的必要?
更进一步,就算学校和老师想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努力做到一碗水端平,实打实换了课桌却是无法回避的问题,这或许给学校教育出了一道难题:真金白银摆在那儿,有些话到底说还是不说?
而其他家长可能更焦虑了。他们可能会想这位同学的家长都捐了,那我也得捐,别人都捐了价值一万多元的课桌椅,那我也不能少。不然,我的孩子可能就不会被特别照顾。中国家庭对学校教育是尤其敏感的,捐课桌或许客观上给其他家长带来了更多压力。
当事人曾先生说:“桌椅都是木头做的,不知道用了多少年了。凳子又没有靠背,坐着不太舒服。”所以,他才掏钱给班级换了课桌椅。
其实,更换桌椅这件事本来就不应该让家长来操心。课桌椅也属于教学用具中的硬件设施。就像学校的教学楼,符合一定的标准才能投入使用,在此之后还需要定期的检测评估,看有无整修更换的必要,而这些理应由学校、教育局等相关单位和部门来负责。
但据媒体报道,曾先生在捐桌椅之前已经与学校方沟通,他提出,如果学校不能更换的话,他就自费购买。也就是说,家长自费捐桌椅的背后,其实是学校的缺席。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期全国各校纷纷在采购新型午休椅。这种椅子不需要移动书桌位置,就可以把椅子放平,同学们带上枕头和被子,再往后一躺,中午可真正成为了午休时间。
对于课桌椅此类教学用具,学校应该开展定期评估,发现有达不到教学标准的及时修理或者重新采购,这是责任。当然,这也离不开地方教育局的支持。当地教育局相关人士在回应此事时表示:“这种事情家长与学校沟通好了就行,也无需通过教育局。”
如此回应实则是一种责任的推诿。本来就应该由教育局挑的担子,为何要转移到家长们的肩上?而“欢迎这种爱心行为”的回应,相当于直接鼓励家长个人对学校进行捐款,为权力寻租留出了空间。